透過iKala創辦人程世嘉豐富的經驗與觀察,為我們解析Z世代的人才特質和分享寶貴的領導思維。

程世嘉於2011年和夥伴共同創立iKala,致力以 AI 驅動的數位轉型及數據行銷整體解決方案。創立滿11年,至今服務範圍已跨越八個國家,並於去年入選台灣國家級計畫 Startup Island TAIWAN「Next Big」新創國家隊等多項創舉,更於今年 4 月榮獲 2022 Glints Best Employers Awards 《2022 Glints 最佳企業雇主獎》,作為唯一獲獎的台灣企業。身為企業領導者,程世嘉關注到 Z 世代大舉進入職場的浪潮,目前 iKala 工程團隊約有 15% 為 Z 世代員工,Z 世代對於全球經濟與職場的影響力將在下個十年持續擴大,他認為企業若要掌握未來人才力,必須先掌握 Z 世代人才的需求。

延伸閱讀:DCARD榮獲雇主品牌台灣企業第一名!真幸福企業,混合辦公、零食直接讓員工許願

Tatler Asia

 Z 世代人才的 5 個大特點

  • 善於解決問題:Z 世代十分聰明、取得資訊速度快,在解決問題時不受框架侷限,能夠作為團隊在問題解決上的資源整合者。
  • 講求即時性:Z 世代期待能夠即時、頻繁地看到成果,藉此獲得回饋及累積成就感。例如,在反應一件事情後,會期待組織很快做出改變、或是主管能迅速回覆。
  • 追求真實:Z 世代渴望追求真實性,面對上下資訊落差時會直接向主管反應。
  • 創造力高:Z 世代具有高度創造力,很常將獲得的新知帶到團隊,成為團隊創新的火花及養分。
  • 兼具全球化和分眾化的特質:Z 世代群體一起同步追逐跨國界的最新潮流,也同時在許多自己認同的分眾社群當中尋找歸屬。
     

 

Tatler Asia

留住Z世代人才的關鍵

iKala 同仁的年齡橫跨 20~50 歲,我們發現到不管是 X、Y、Z 世代,每個時代都有他的背景與特質,當台灣的企業在談跨世代協作的時候,必須把多元性 (Diversity) 的重心放在不同世代,包容和對話是尤其重要的,才會讓組織往目標邁進。

Z世代求職者僅將薪資視為基本條件,更加重視工作的意義與彈性。程世嘉分享到,iKala 的新辦公室於今年四月升級並重啟後,提供更符合員工及團隊需求,彈性、效率兼顧的混合辦公環境,邁向「混合辦公新常態」。隨著工作模式和觀念的改變,人才對於工作的想像與意義與以往截然不同,更聚焦於自身的成長,這也呼應了iKala 八大核心價值(Core Values)之一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因此,如果任何一個人才加入後卻沒有成長、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他認為這是公司的失職。iKala在意的是,人才與公司一起努力、實現願景時,有沒有跟著成長,這也就是iKala很重要的雇主品牌價值。因此,在面對 Z 世代人才時,管理者扮演引導的角色,以教練式、引導式的輔導,理解他們的想法、特質,協助他們與公司一同成長,這也是 iKala 過去一、兩年針對組織管理轉型及優化的方式。

 

Tatler Asia

Z世代領導者的管理思維

iKala在管理模式上,從創辦的第一天起就落實「自由與責任」,為首要的核心價值。程世嘉相信自由與責任並重,員工擁有足夠的自由和授權,才能持續創造價值並保有好的生產力。早期就讓團隊能彈性選擇 WFH(Work From Home),不在意員工們在哪裡、用什麼方式完成他們的工作,一切都是腦力生產,這樣的模式也讓 iKala建立高度敏捷的團隊,打造韌性企業,即使在疫情爆發後,全公司能無痛地適應三級防疫警戒期全面遠端,進展到目前的混合辦公生活,提供新世代人才足夠的靈活度與彈性。

「頻繁與透明的溝通」也是iKala非常重要的管理模式,每兩周一次的 TGIF 全體員工大會是行之有年的傳統,在這場活動中會介紹新人並讓所有員工了解公司的最新近況,更於今年新增Coffee Session,以輕鬆的下午茶形式,讓第一線員工能與執行長、HR面對面交流對公司的任何想法。

iKala公司治理方向持續以OKR(Objectives&Key Results,中文為目標與關鍵結果)為方針,透過脈絡式領導達成文化認同和清晰溝通目標,強化自由與責任的核心價值;並透過增加學習與發展計畫(L&D programs)資源及頻率,幫助員工持續精進專業職能及溝通軟實力,掌握數位競爭力。更以 AI 賦能內部組織流程,透過數據洞察管理人才、組織設計和長遠商業目標,提升員工生產力、加速員工自我成長、對外協助客戶轉型與創新的動能。

Tatler Asia

為自由交流而生的辦公空間與工作模式

iKala在去年三級警戒期間時曾進行全體員工防疫政策調查,發現有 42% 的員工認為在家工作效率較好、有一半的員工在疫情後仍偏好能在家工作。以實體辦公室期待來看,有 91% 的員工表示,重返辦公室最期待的是能夠面對面與同事交流、47%則期待享有公司福利。程世嘉表示,透過這次調查,清楚了解員工對於辦公的偏好、反饋,以及提升員工生產力、工作身心健康的關鍵。於是在今年落實辦公室升級計畫,四月正式重啟全新辦公室,打造符合混合辦公、遠端相容並且滿足員工生產力、靈活度、凝聚力的辦公模式。

iKala的空間利用及功能性全面優化,主要包含三個面向:

  • 將 70% 的座位規劃為流動辦公桌(Hot-Desk),賦予員工最大靈活度,亦能彈性因應人力擴增需求。
  • 考量到「人」為辦公環境升級最重要的因素,辦公室作為實體空間,應提供人與人面對面溝通、交流所需的舒適環境,將交誼空間擴大一倍,並透過開放空間設計、移動式家具和輕鬆如咖啡廳的氛圍,賦予空間更大的包容力,提升團隊凝聚力、空間利用效率和可能性,不管是全員大會還是舒壓課程,皆能舉辦於交誼空間。
  • 重新設計會議軟、硬體設施,在調整空間開放的同時,iKala 仍針對有個人專注、獨立工作需求的員工,增設 5 間個人工作艙;亦將會議室遠端協作設備升級,因應更多遠距會議的工作模式。透過多元的辦公空間選擇,來提升員工的個人自主性及跨團隊協作效率。

 

辦公室升級計畫主要是因應混合辦公的新常態、逐漸擴大的團隊規模和新世代人才的多元需求。同時,針對 WFH(Work From Home)制度做了優化及調整,從原先疫情前以個人彈性申請、發信通知 WFH 為主,到疫情嚴峻時期全面以 WFH 為主、無需發信,到疫後新常態讓各團隊主管自主決定進辦公室的時間。對於iKala而言,辦公室將不再只是工作場域,而是能增加員工彼此交流、凝聚社群的空間,更期待團隊有更好的Work-Life Integration,並在未來廣納更多同樣喜歡探索工作、擁抱工作生活整合、認同「自由與責任」理念的新世代求職者。

Tatler Asia

加入幸福企業需要具備的個人特質和關鍵能力

程世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當世界越複雜,反而一些基本的軟實力顯得更加重要,其中三項能力他認為特別重要:

  1. 數位能力:世界對於文盲的定義已經改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對文盲的新定義是,會用電腦等數位工具來解決問題的人,就不是文盲;反過來,如果不會用這些工具的人,就算是文盲。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因此,能否善用數位工具來解決問題,幾乎成為人人必備的基本技能。
  2. 學習能力:在學校獲得的資訊很快就會過時,職場上強調終身學習與在職訓練。這也是iKala 很重要的一個核心價值「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擁有自我學習成長、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企圖心:在數位時代下,一個獨立的工作者可以為一個組織帶來非常大、非常戲劇性的改變。例如一位超級業務或工程師,若願意善用數位工具並有強烈的企圖心、跳脫框架思考,他的生產力可能會是其他人的十倍,而企圖心也是台灣職場普遍比較缺乏的,早期不論是因為紡織、製造到電子、半導體產業,一直是享受經濟榮景、經濟的果實。但進入到數位時代,競爭力是需要被強化的,一如台灣軟體人才失落了將近 20 年,自 2000 年失業潮造成人才不敢投入軟體產業,而數位產業較為國際化,這也讓台灣因此較難走向國際化,僅在供應鏈當中扮演隱形冠軍,但這是不利於商務人才發展的現象。

 

最終,iKala基礎、核心的文化價值就是「自由與責任」,因此程世嘉期待招募進來的人才,能認同並擁抱這樣的文化,更希望人選能夠具備良好的「溝通力」,清楚表達想法、講求透明,溝通是雙向的互動與責任,很多人常忽略了溝通軟實力的重要性,然而這在 AI 時代下顯得更為關鍵!

 

閱讀更多精彩的Gen.T文章:

嘖嘖募資總金額突破70億!創辦人徐震會讓你很意外的POINTS:創立10年從沒辦公室、不在意員工名校光環!

台灣第一精品畜牧品牌,究好豬創辦人吳季衡:「我自己不吃的東西,一個都不會賣給消費者」

台灣環境監測第一品牌,三聯科技董事長分享新世代領導者思維:「危機就是最好的轉機,方法永遠比問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