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立木畫廊創辦人David Maupin與Rachel Lehmann。 (Photo: Jason Schmidt)

過去這一年,各大藝廊在美國推出一連串的快閃展覽。現在,他們開始放眼亞洲。

去年冬天,正當無數公司被迫停業之際,一些世界頂尖的藝廊卻宣布,他們不只會繼續營業,還要擴大版圖。

厲蔚閣(Lévy Gorvy)、白立方(White Cube)和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正是其中三家重量級藝廊,選在耶誕假期期間於棕櫚灘(Palm Beach)舉辦快閃展覽,這座慵懶的佛羅里達小城正是美國許多億萬富豪喜歡前往過冬的地方,而藝廊去那裡舉辦短期展,就是想把藝術直接帶到藏家身邊,他們許多人在疫情期間都暫時逃離紐約的家,來到位在滑雪度假村或濱海城鎮的第二宅邸。今年稍早,快閃藝廊也曾在長島漢普頓(Hamptons)與科羅拉多州阿斯本(Aspen)粉墨登場。

現在,這股風潮吹進了亞洲。在防疫許可的前提下,立木畫廊預計於 8 月 3 日至 9 月 18 日於台北開設季節性展覽空間,這也是當地難得有國際藝廊前往舉辦季節性展出。

「我喜歡快閃的形式」,立木畫廊合夥人Rachel Lehmann說道,她的藝廊目前在紐約、倫敦和首爾都有永久據點。「我認為這是很棒的方式,也很好奇亞洲首場快閃展會帶來什麼火花。假如在台灣能成功,可以預期我們繼續拓展到亞洲其他地區,甚至走出東亞。」

Tatler Asia
Above 立木畫廊台北快閃店未來將在金普頓大安酒店一樓開幕。 (Photo: Kimpton Da An and Lehmann Maupin)
Tatler Asia
Above "Beanie" (2019) by Erwin Wurm. (Image: Courtesy of Erwin Wurm and Lehmann Maupin)

Rachel Lehmann與合夥人David Maupin相信快閃店能幫助藝廊度過疫情。去年夏天,他們先在阿斯本舉辦第一場短期活動,緊接著在冬季轉點到棕櫚灘。從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立木畫廊在棕櫚灘安排了約56坪的展覽空間,展出多位藝術先驅的作品,除了非裔美國抽象派畫家McArthur Binion外,還有雕塑家Liza Lou和Marilyn Minter,後者以創作明亮、超現實的女性肖像聞名,藉此探討誘惑、性與慾望。

「阿斯本的活動很成功,不過人氣強勢累積是在棕櫚灘時」,Rachel Lehmann回憶,「我們那時在佛羅里達已經開始打包、幫畫作裝箱,卻還有人在外頭敲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藝術博覽會占了我們大約三成營收;而去年,這份缺空已經由快閃店補上。」同樣的模式也有其他藝廊經理人試辦成功,譬如佩斯畫廊(Pace Gallery)的Marc Glimcher就在棕櫚灘快閃展售出5萬到50萬美元的作品;藝術經紀人Emmanuel di Donna也在他的佛州快閃店Sélavy,以1,000萬美元價格售出Willem de Kooning的畫作。

由此可見,季節性快閃店若是發展成常態性活動也在意料之中。立木畫廊已經規劃今年夏天要再次回到阿斯本,展期從7月初持續到9月中旬;冬季時也計劃再到棕櫚灘開快閃店。

不過現在,Rachel Lehmann眼前的重頭戲是台灣。這座島上一直都有一群特別富有的藝術藏家,只是他們多年來專注於收藏中國傳統藝術和古董,以及名氣最響亮的西洋藝術家大作。其中眾所周知的收藏家,像是曹興誠伉儷,他們收藏的珍寶中就包括中國有著數千年歷史古老的祭祀禮器。另外還有收藏了畢卡索、Francis Bacon和Mark Rothko多幅名作的陳泰銘

延伸閱讀連曹興誠都是顧客,Rossi & Rossi 藝廊母子35年來最瘋狂的藝術收藏之旅!

Tatler Asia
Above "Untitled" (2018) by Helen Pashgian. (Image: Courtesy of Helen Pashgian and Lehmann Maupin)
Tatler Asia
Above "DNA: Study" (2019) by McArthur Binion (Image: Courtesy of McArthur Binion and Lehmann Maupin)

不過近十年來,更年輕一輩的藏家出現了,他們對於當代藝術的興趣更高。立木畫廊香港總監Shasha Tittmann更提到:「文心藝所(Winsing Art Place)創辦人葉曉甄,在台北規劃了啟發人心的國際藝術家展覽,展品大多來自個人收藏或其他在地藏家。另一位我也深感欽佩的藏家是創辦Tao Art的陳薇捷,她是撼動藝術世界的年輕藏家,擁有能辨識優秀作品的好眼光,這一點從她的收藏和策展規劃就能看出來。」而全台最知名的藝術藏家,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莫屬,他擁有像是Kaws和Gerhard Richter等重量級巨星的作品,還有Jean-Michel Basquiat的大作。

Rachel Lehmann指出:「台灣新一輩藏家大力支持我們的藝術家,而且不侷限於亞洲──還有南美、歐洲、美國藝術家,當然也有一些亞洲藝術家。而且他們精準理解我們身為藝廊在做的事,對我們來說,這裡就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

立木畫廊將在台北舉辦兩場展覽,都是群展,代理藝術家包括來自南韓的李昢,她最著名的創作是科幻裝置藝術。另外還有英國畫家Billy Childish,以及美國雕塑家Tom Friedman,這次也是Friedman首次在亞洲與立木畫廊合作。「有些藝術家的作品很需要現場觀賞,而我們竭力為他們創造機會,」Rachel Lehmann說道。

Tatler Asia
Above "Ice Flow II" (2001) by David Salle (Image: Courtesy of David Salle and Lehmann Maupin)

其他展出作品還包括美國錄像藝術先驅Tony Oursler和奧地利概念藝術家Erwin Wurm,兩人過去這一年都曾在台灣的大型美術館辦展。Shasha Tittmann表示:「台灣美術館策展愈來愈國際化,高雄市立美術館今年才剛策畫了Tony Oursler至今最全面的回顧展,還為作品製作將近600頁的雙語目錄。我們藝術家十分享受和他們的團隊合作。」

2019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創立後,把許多國際一流的藝廊帶進這座城市,也為台灣藝術圈注入新活力。線上藝廊Artsy指出,立木畫廊在2019年的台北當代藝博會,以大約22萬美元價格售出南韓藝術家徐道獲最經典的雕塑作品。另外,根據藝術品市場網站Artnet,立木畫廊在隔年又分別以22.5萬美元和15萬美元,售出Lari Pittman的畫作和Tony Oursler的複合媒材作品。「銷售佳,但並非特別出眾,」Rachel Lehmann說,「不過當我們第一次參加瑞士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的時候,銷售也勉勉強強,畢竟建立信任需要一點時間。」

「信任」正是立木畫廊希望透過快閃計畫建立起來的資產,至於在台灣的長期規劃,Rachel Lehmann則尚未拿定主意:「我們現階段還沒有在台北設立永久據點的計畫,不過如果快閃店進展順利,未嘗不能延長。」

相較之下,Rachel Lehmann對香港倒是早有想法,立木畫廊在2013至2020年間曾在當地插旗。「只要我或David Maupin能跳上飛機的那一刻,就會立刻搞定香港立木畫廊的店址,香港是非常特別的地方,我們迫不及待再回去,而且希望愈快愈好。」

延伸閱讀:任天晉與岳鴻飛攜手,形塑台灣更精采豐富的文化樣貌

Credits

編譯  

Weiyan Lin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