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ook cofounders (L-R) Eric Gnock Fah, Ethan Lim, Bernie Xiong (photo: Courtesy Klook)
Cover (左起)Klook 共同創辦人 王志豪(Eric Gnock Fah)、林照圍(Ethan Lin),以及熊小康(Bernie Xiong)(photo: Courtesy Klook)

2019年,Klook急速竄起成為市價數百億的旅遊體驗預定平台,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重創旅遊業之時,他們以什麼策略應對?

時間往回推到一年前,2020年2月,Tatler Hong Kong專訪了旅遊體驗預定平台Klook三位共同創辦人之一的王志豪,作為當時香港極少數市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unicorn start-up),王志豪對於公司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Klook團隊亦蓄勢待發,準備和在地廠商與公司一同在全世界各地建立,並推動一套前所未見的旅遊產業體系,「現在是Instagram當道的時候,但我認為我們絕對可以做出一番成績,而這也將會是旅遊業的下一個大勢。」當時他接受Tatler採訪時如此說道。

包含這篇訪問文章在內的紙本雜誌在1月20日印製,而就在1月23日,香港的第一例Covid-19個案確診,到了3月中,全世界都進入程度不一的封鎖和限制行動狀態,其後的一年,旅遊及各種體驗服務產業面臨我們有記憶以來最大的挑戰。

如今,Klook宣布完成 2 億美元的E輪融資,由 Aspex Management 思柏投資領投,既有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China)、日本軟體銀行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1)、經緯創投(Matrix Partners China)、博裕資本(Boyu Capital),以及其他新投資者皆共同參與這一輪融資。這個消息是否代表了亞太地區即將在2021年領導全世界重返旅行的懷抱?答案是可能的。

儘管2020年旅遊業產值大幅下滑,Klook卻突破重圍、逆勢成長,分布全球的上千名員工以及辦公室在全球經濟嚴重消退的情況之下,依舊維持著新創公司的精神,具備隨機應變、針對問題解決的能力與導向。

延伸閱讀: Klook客路創辦人:如何打造跨境企業

「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我們依然展現了拚搏不懈的堅毅精神,以靈活變通的態度與不斷的創新,將不利的局勢扭轉為成長的機會。」Klook 執行長暨聯合創辦人林照圍在聲明稿中表示。「根據我們的觀察,即便國際旅行按下暫停鍵,這一年以來消費者期望探索、享受的心情普遍存在一種被壓抑的情形,所以他們將眼光轉往自己所在的國內,在國內尋找獨特新穎的體驗機會,而國內旅遊蓬勃發展的同時,全球旅遊也逐漸回溫,這樣的趨勢引領我們站上領導地位,將策略由防守轉為攻勢。」

過去的12個月以來,國際旅遊及航空業走勢持續下滑,Klook自我重新定位,專注在體驗預定服務的數位化,並提供staycation(宅度假)、交通服務等在地活動的選擇。當疫情在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等地的禁令與限制逐漸減緩,Klook也機動性即時調整策略應對,在這些地區加倍推出不同的旅遊服務形式。與在地企業擁有緊密連結的前提下,Klook甚至在疫情高峰時創下150%在地旅遊活動的成長,同時與廠商合作推動個別企業的數位化與轉型。

「旅遊體驗產業過去一直以線下實體的方式分散運作,這樣的體系無法確實因應後疫情時代的世界,而我們正在為旅遊體驗產業形塑數位化的大躍進。」Klook 營運長暨聯合創辦人王志豪(Eric Gnock Fah)於聲明稿中表示。「從公司創立的第一天起,無論規模大小,Klook持續與每一個合作的廠商維持密切的合作模式,找出營運的主要問題點並一同解決問題。在這新一波融資之後,我們有了更多能夠加速創新科技的能量,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助力。」

此外,去年底Klook啟動免付費使用的「接觸者追蹤系統」(Contact Tracing System),在菲律賓當地的景點中可以在需要時快速進行識別和追蹤,其他新推出的功能包含針對單一景點設計的「景點強化工具」(Attractions Plus),以及互動式的行動直播功能。

延伸閱讀時刻旅行TripMoment創辦人李勁葦運用科技突破傳統旅行業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