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從竹昇麵到麻雀雕刻,我們聚焦香港的傳統行業,在它們被歷史洪流淹沒之前,值得你的關注和支持。

從竹昇麵到麻雀雕刻,我們聚焦香港的傳統行業,在它們被歷史洪流淹沒之前,值得你的關注和支持。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English by Helen Yu and published on 12 August 2021.

原作者 Helen Yu 於 2021 年 8 月 12 日發表本文,請按此瀏覽英文版本


香港一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國際化的城市,是一個東西方文化、新舊交匯的地方。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提到這座我們心愛的城市,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標誌性的維多利亞港、在青山綠水背景下衝破天際線的現代建築,美麗的寺廟以及熙熙攘攘的街市。

但香港的精神在於傳統的行業和習俗,它們往往很容易被遺忘掉,從製作竹昇麵、 麻將雕刻到將糖雕刻成神奇造型的獨特藝術,我們編制了一份本地隱藏的寶藏清單,在這些傳統行業被歷史洪流淹沒之前,請看看並支持它們。

1. 寫信

回到沒有互聯網和即時通信軟件的時代,人們不得不找識字的人寫信,才能與海外的親友保持聯繫。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當識字率仍然很低時,寫信曾經是一個繁榮的行業,在油麻地雲南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寫字攤位,不僅為當地人提供寫信服務,還提供法律文件起草,報稅和表格填寫等服務。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當今的數字時代,寫信行業已成為罕見的景象,在油麻地甘肅街玉器市場的小巷中,僅剩下八個攤位。玉器市場是一個古董寶庫,擠滿了出售中國玉器、珍珠、佛像等的攤位,遺憾的是,玉器市場已於去年11月因發展中九龍幹線項目而被拆除,現有的攤位,包括寫信攤,搬遷至附近的臨時市集,目前正在建設中。

年輕一代不太可能希望他們的信件和文件由這些寫信人(例如徐叔叔和謝叔叔)處理,但歡迎你與他們聊聊天,並在臨時市集建成後,了解一下當地歷史。

2. 竹昇麵

竹昇麵是這座城市最經典、瀕臨消失的特色小吃之一。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種麵條,因為它們製作起來既費時又費力,這需要廚師騎著沉重的竹竿,用腳一蹬一蹬,就像在蹺蹺板上一樣,竹竿碾壓著麵團,讓麵團受力均勻,麵條的口感更好。

如今,香港已經很少有餐廳從頭開始製作麵條,更不用說那些努力保留廣東竹昇麵製作的地方。長沙灣的坤記竹昇麵、 深水埗和長沙灣的劉森記面家,以及旺角的好旺角粥面專家,這些是香港僅存的幾家餐館,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將傳統和食譜保存下來,提供正宗的竹昇麵和各種美味的材料可供選擇,如餛飩、牛腩和腐乳紅燒豬蹄,這些餐廳確實是任何美食家的「必遊之地」,品嚐懷舊美食,並有機會支持本地小店。

3. 鳥籠

鳥籠師傅陳樂財是正在消失的鳥籠製作藝術最後一位守護者,作為中國古老的愛好,養鳥的流行程度不斷下降,這種工藝已經過時了。

養鳥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清朝,當時的士兵和貴族在閒暇時間會養鳥做伴,聆聽甜美的鳴聲。養鳥曾是香港人喜愛的消遣,因為在小公寓裡養鳥相對比較容易,而且你還能經常看到人(通常是老人)帶著鳥兒去公園和茶館,樹上和窗戶上掛著籠子,一邊看報、下棋或享用點心。

但自從1997年禽流感爆發後,香港政府對養鳥實行了更嚴格的規定,遛寵物鳥的愛好已經不再流行,我們看到越來越少的工匠製作漂亮的手工鳥籠。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工匠小心翼翼地將竹片剃光,然後在熱水中浸泡數小時,仔細成型——每個鳥籠從頭到尾都是手工製作的。

儘管行業瀕臨消亡,而且缺乏願意承擔繁瑣工作的學徒,但陳樂財決心保持這一傳統。這些日子,他主要在園圃街雀鳥公園的店里維修鳥籠,但他總是樂於與遊客談論製作鳥籠的工藝。

4. 麻雀雕刻

談到香港的傳統,不得不提麻雀,這是一種起源於清朝的棋牌類游戲,對中國文化來說與京劇、中國書畫和傳統中醫一樣重要。

麻雀長期以來一直是本地人最喜歡的消遣之一,經常在農曆新年、婚禮、家庭聚會上玩。今天,麻雀隨著電子技術的出現而不斷發展,在香港保留沒落的手工雕刻麻雀牌的工匠已經很少了。標記蔴雀的景叔和金發麻雀的湄姐(也被稱為香港唯一的女師傅)是香港最後的兩位麻雀雕刻專業人士,他們的雕刻細緻且高質量。

參觀他們的店鋪,了解這種中國傳統遊戲的歷史,併購買一套精美的麻雀。景叔還定期與本地的非政府組織合作,舉辦工作坊,讓人們學習如何雕刻自己的麻雀牌。

標記蔴雀,香港佐敦佐敦道26F號3鋪,+852 2730 4028; facebook.com/biukeemahjong

金發麻雀,香港紅磡紅磡寶其利街2號

5. 糖塑

無論你是藝術愛好者,還是想了解香港文化的歷史愛好者,當你得知本地藝術家 Louis To 於他在長洲的小店裡,保留了擁有600 年歷史的中國糖塑工藝時,你會感到相當驚喜。

被稱為城中最後的「糖人」,Louis To 自幼對糖塑工藝充滿熱情。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通過觀察專業的糖塑工匠,學會製作糖塑玩具,當時玩具和食品都是奢侈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零食和糖果進口到海外,今天的糖塑被認為是一門沒落的藝術。支持 Louis 的作品,並參觀他的小店,在那裡你會驚嘆於各種具有不同藝術形狀的糖果,包括動物和傳說中的生物。

在此了解Louis To的故事和作品

 

6. 陶瓷和瓷器繪畫

香港在20 世紀曾以陶瓷和瓷器工業而聞名,但現在這座城市只剩下一座工廠——粵東磁廠——一個隱藏的傳統瓷器寶庫,那裡的瓷器精心製作、色彩鮮豔、設計錯綜複雜。

粵東磁廠成立於1928年,被譽為香港第一家手繪瓷器廠,至今已有 90 多年的歷史,生產和銷售各種瓷器,包括盤子、杯、碗、花瓶和罐子。他們的所有作品都美麗而真實地反映了「廣彩」的繪畫技法和圖案設計——一種可以追溯到清代的瓷器,完美結合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美學,令人難以忘懷,在別處難以找到。

目前只剩下三位畫家在磁廠工作,他們製作的彩繪瓷器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可以欣賞到傳統工藝的最後一批瓷器。所以下次當你到九龍灣時,一定要光顧這家磁廠,尋找一些美麗的瓷器,為你的家帶來獨特的工匠氣息,他們還接受定制訂單。

香港香港九龍灣宏開道15號九龍灣工業中心3樓,+852 2796 1125; porcelainware.com.hk/

7. 旗袍裁剪

Tatler Asia
Above 照片:由Linva Tailor 提供

對於那些鍾情於香港電影導演王家衛作品的人來說,你可能會覺得《花樣年華》 (2000)這部電影美極了。這不僅是因為它的情感情節和獨特的攝影技術,還有女演員張曼玉在電影中穿的所有優雅的定制旗袍。

1920年代,旗袍在上海風靡一時,尤其受到當時上流社會名媛的青睞和喜愛。旗袍通常以右斜襟丶帶裝飾性盤扣丶腿部開衩而著稱,如今已不再是香港的日常裝束,但它被視為永恆美麗和優雅的象徵,是農曆新年、中式婚禮和茶道等特殊節日的必備服裝。

然而,由於經驗豐富的上海裁縫陸續退休,旗袍製衣工藝在香港逐漸淡出。在這個城市找到仍然製作高品質定制旗袍的地方,好像並不容易,但它們近在眼前。年華時裝的梁師傅是該工藝最後剩下的工匠之一,他為電影《花樣年華》製作旗袍而聞名。預約並參觀他的商店,購買精美的定制旗袍。我們還建議你去看看另一家店——美華旗袍,他們在製作正宗旗袍方面擁有一百年的專業歷史。

香港香港島中環閣麟街38號年華時裝,+852 2544 2456

香港香港上環皇后大道西76號美華旗袍,+852 2543 6889; meewahqipao.com

8. 凸版印刷

Tatler Asia
Above 上環光華印務公司的老闆任偉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凸版印刷是香港最古老的行業之一,曾經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戰後時期,由於許多公司開始重建業務,對印刷產品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這個行業的發展也達到了頂峰。

凸版印刷需要需要排字工人把活字排版,固定成扁平的金屬襯板,然後再用油墨和樹脂粉製造壓印效果。但隨著電腦和打印機的引入,這種方法在香港已不再廣泛使用。

位於中區西街的光華印務公司自1954年成立,現在是第二代家族企業,是最後一家在歲月的浪潮中倖存下來的凸版印刷公司。現任老闆任偉生追隨其父親的腳步,保留了凸版印刷的遺產價值,將商店改造成博物館,讓本地人通過工作坊和參觀,更多地了解凸版印刷的製作過程,從而為這項傳統注入新活力。

光華印務公司,香港上環西街45號地下

9. 刻字藝術

自1950 年代以來,霓虹燈標誌一直為香港的街道和天際線增添光彩,不僅成為吸引遊客的異國情調,更是香港城市景觀的最顯著特徵之一,也是香港文化特徵的視覺表現。這些標誌使用醒目的色彩和中國傳統書法文字,經常懸掛在當地的當舖和餐館等企業上方,引起人們的注意。

雖然越來越多的本地人開始欣賞霓虹燈的美麗,但很少有人意識到或承認這些廣告牌工藝背後的文化意義。最後剩下的標誌製作者和標誌書法家之一是歐陽昌師傅,他致力於用他的「真體字」製作手工標誌,「真體字」是一種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獨特字體。 40多年來,歐陽昌在北角皇都戲院內的小店裡,一直努力保持這門手藝,以精確、複雜的筆觸和大膽的紅色墨水製作引人注目的手工標誌,喚起一種機械永遠無法代替的懷舊感。

他的店鋪因皇都戲院重建項目而遷至錦屏街40 號,距離原址不遠。因此,如果你有興趣觀看看製作過程,希望支持本地企業,或者只是想跟歐陽師傅閒聊一下,了解更多關於他的生活故事,請務必到訪新店。

關注歐陽老師@au.yeung.master

10. 上海理髮廳

1950年至1970年的香港是上海理髮廳的黃金時代,這些理髮店由上海移民經營,對於想要走在髮型潮流前沿的社會名流和潮流引領者,特別受歡迎。除了提供一系列經典髮型,包括高卷頭和軍裝髮型,商店還為顧客提供不同的服務,如按摩、剃鬚和剪指甲。

自1970年代以來,上海式美髮店的人氣開始下降,而現代沙龍和美容院繼續崛起。由於老年化、理髮師退休和美容潮流的不斷變化,這些髮廊的理髮師數量不斷減少,只有極少數專業人士留在香港繼續這一業務。不過,在香港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上海風格的美髮沙龍,比如旺角的上海新雅蒙娜麗莎男女理髮公司,灣仔的愛群理髮和荃灣的上海國際理髮公司,以及彩虹的上海華麗理髮公司。這些店鋪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在懷舊的環境中提供的一流的服務和卓越的理髮體驗,不斷吸引新客戶並留住忠誠的客戶(尤其是男性)。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