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al Market by Derry Ainsworth
Cover 中环街市正在进行全面翻新,预计将于2022年完成(图片:Derry Ainsworth)

中环街市是香港第一个湿货市场,正在进行耗资7.4亿港元的改造工程,这座拥有178年历史的地标是如此的特别,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香港很少有像这样历史悠久的地标。在摩天大楼林立、天际线不断变化的中环,中环街市——香港第一个湿货市场坐落于此。它于1842年开业,比香港正式成为大英帝国殖民地的时间还早了几个月。这座建筑本来就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市集,在178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几番改造,但仍然位于皇后大道中及德辅道中之间的同一位置。在沉寂了17年之后,这个市场即将进行一项耗资7.4亿港元的改造,将一座废弃建筑改造成一个供所有人使用的功能空间。

在中环街市的鼎盛时期,到处充斥着讨价还价的声音、当天捕获的猎物的气味、花店里生机勃勃的色彩以及成排的新鲜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和肉类。现在,这座大楼、里面的厕所和高架人行道上,坐着穿过繁忙主干道的上班族,和来自东南亚的家庭佣工,他们会在星期天(休息日)聚在一起野餐。

在香港,过往市区更新通常代表拆除旧建筑,以更高密度的新建筑取而代之,但近年来香港政府在保护文物建筑方面更加谨慎,例如在SoHo区的大馆和在PMQ(前已婚警察宿舍),现在已成为艺术和文化中心。「我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去中环街市,这个菜市场一直都很繁忙、嘈杂、难闻,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香港F11摄影博物馆的创始人兼总监、文物保护爱好者苏彰德说。

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人从英国涌入香港,导致建筑和基础设施发展激增。随着木匠、脚手架工人和建筑师越来越多,附近也出现了更多的食品摊贩。据政府通讯《香港公报》报道,中环街市毗邻维多利亚港,地理位置优越,为香港人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利益。

另见: 香港皇都戏院重生 新世界郑志刚保育计划延续传奇

Tatler Asia
Overview of Central Market. 23Nov77 (Photo by Chan Kiu/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Above 1977 年的中环街市(照片:Chan Kiu/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这栋四层建筑最近一次重建是在1938年,当时改为「包豪斯」式设计,成为当时最新型的街市,至2003年才停止运作。「这座建筑展示了现代建筑的灵感,流线型的外墙和弯曲的角落,这些都是古典设计的元素。」苏彰德说。一段大楼梯通向200多家商店,从食品摊贩、裁缝到清洁工和钱币兑换商,这些商店的天花板很高,有充足的自然光和现代通风系统。

1996年,中环街市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三级历史建筑,成为中西区文物径的景点之一——这是一条由古物古迹办事处创建的探索城市历史建筑路线。2009年,在中环街市停止运营六年后,香港政府开始就如何处理这座建筑进行公众咨询,但这个过程陷入了官僚主义的泥潭。

2017年,在缩减最初成本昂贵得多的设计后,市区重建局终于获得批准,将中环街市改造成一个13万平方英尺的现代地标,拥有价格合理的商店和新鲜农产品摊位。根据中环街市网站列出的计划,保持其真实性和文化意义是重中之重:「不会有奢侈品牌店或乏味、同质化的零售店……我们将鼓励文化商店、人们负担得起的零售商店,并包括多用途的使用,如绿化和公共开放空间。」

虽然项目一再推迟,但市建局希望改造能在2022年前完成,更好地连接附近街道和高架外立面,并创造一个新的休闲地点。苏彰德说:「中环街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重要的是要在文物保护和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之间取得平衡,关键是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新的使命、个性和活力。」在服务了至少六代香港人之后,有一点很清楚:中环街市将很快再次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