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飲食作家陳靜宜。Photography by Renan Chung

從事飲食採訪20年、被譽為台菜天后的作家陳靜宜,將食記寫成有脈絡可循且饒富趣味的文化研究書,為「台味」尋根的步伐亦仍不停歇。

「我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陳靜宜如此陳述自己著迷於飲食書寫將近20年來不變的原因。曾於聯合報擔任13年飲食記者的她,如今以米其林指南特約記者與作家身份活躍於飲食界,除經常擔任各大美食獎項的競賽評審,其撰文作品亦散見各大媒體。

若你曾讀過陳靜宜的文字,不難發現她為文時,總能站在較為中性的角度陳述一件眾人可能聞所未聞的事實,姿態不慍不火,寫得卻是有滋有味,且鉅細彌遺、充滿力道。在如今人人皆可藉由上傳一張食物照、點評一則口感心得的時代,我們在她身上看見的是長年積累並妥善整理的資料庫與品味厚度,這件事十分可貴。

延伸閱讀:【2023台灣餐飲影響力人士】台灣引食人徐仲:我想推廣「反世界指標」的台灣味!

燃燒的記者魂

談起踏入飲食書寫世界的初衷,陳靜宜笑言自己從小就喜歡寫作,國小階段的心願便是成為一位記者。她在畢業後的履歷裡寫著:「只要有一張紙、一枝筆,我就能走下去。」那封履歷只投了一家公司就被錄取。

擔任美食記者期間,讓陳靜宜一躍而起的,是一則踢爆餐廳販賣重組牛肉,卻不全面提供全熟產品的新聞,其採訪功課做的全面、資料蒐集敘述之詳盡,宛如柯南般細細拆解重組的功力,使得這則新聞罕見地登上聯合報頭版頭,後續引起的討論效應在餐飲圈全面發酵,是聯合報宣告不只政治新聞,也同時重視民生消費的重要態度。

對此,除了追新聞取角度的脈絡憑本能,陳靜宜說自己必須掌握敏銳的新聞嗅覺,「查證是最花時間的,報導看似只有五個字,但我說不定需要打五到八通電話才能夠確認其正確性。」即便時間成本難以被量化,傳遞有意義資訊這藏在記者魂裡的原則,她始終堅守著。

台菜除了食譜,還能怎麼說?

Tatler Asia
Above 飲食作家陳靜宜。Photography by Renan Chung

約莫11年前,有出版社找上他寫一本關於台灣菜的書,她想了想,寫完了製程作法,便只有少少篇幅,「這菜要怎麼講?好像沒有故事能寫?怎麼會這樣?」寫義大利、法國、日本菜的根源都能長篇大論,對自己文化的食物了解卻如此單薄匱乏。

於是,陳靜宜開始她的台味尋根之旅。

從《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的華人小吃》到2018年出版的《喔!臺味,原來如此》,陳靜宜前後共花費近十多年時間走訪中國廈門、福建廣東與馬來西亞,藉由實際採訪,這才發現原來台灣人吃慣了的番薯粥原來廈門也常見;引以為傲的蚵仔煎,在福建也百花齊放地以不同面貌呈現,種種華人食物傳統滋味的第一線紀錄,逐步擴大了常民小吃的歷史版圖,也解開了其身世之謎,更奠定陳靜宜台菜天后的地位。

現階段的台灣也還是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在追本溯源之後,我們要了解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來自哪裡,那東西才能有根,我們才不會是浮萍,不知要飄去哪裡。」陳靜宜以潤餅舉例,裡頭的每個元素都關係著你的祖先來自哪裡,「加紅蘿蔔意味著家族中可能有人是泉州人的後代、放滸苔可能是廈門人後代、放燉高麗菜可能是漳州、廈門人會做的事。」一卷潤餅,隱含著家族的符碼,而非憑空出現。

而如要發想創意版本,那麼什麼該留?什麼不該?這都得回溯到根源,而非臨機一動的想改就改,「不是說食物不能變,但是要『有所本』的變,才能與當代產生連結與意義。」陳靜宜補充。

飲食故事最重要的是「人」

Tatler Asia
Above 飲食作家陳靜宜。Photography by Renan Chung

『美食』跟『飲食』是不一樣的事情。對我來說,飲食比較像是人,人有高矮胖瘦、美醜老少;而美食就像漂亮的人。」從入行至今,陳靜宜對飲食文化的關注點始終在人與其背後故事,她笑言美食如同美女明星,已有很多人關注,她則更想聚焦於鎂光燈外的世界。

陳靜宜與我們分享一則令她相當動容的讀者投書,內容關於一間台菜老餐廳的孫姪輩一代尋找爺爺生前故事的過程。當事者過去未曾多想的事,在多年後湧上心頭時無所依循,直到在陳靜宜書寫的《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中找到爺爺的名字,書中紀錄下爺爺曾經的光輝脈絡,「我代替爺爺,要跟您說聲謝謝。」在我詢問陳靜宜職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刻時,她敘述此事眼神中,理性間閃有靈動的光芒,恰恰說明了一切。

Credits

採訪  

Chelsea Su

文字  

Chelsea Su

攝影  

Renan Chung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