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她在逾70年的創作生涯中,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核心美學和人生哲學。香港M+博物館即將為草間彌生舉辦個人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Yayoi Kusama: 1945 to Now),作為慶祝開幕一週年的盛事。展覽揭示了草間彌生迷人而富創造力的職業生涯,同時展現出她了為藝術創作而堅持到底的個性,為其「文化偶像」的地位打下更深根基。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English by Aaina Bhargava and published on 4 November 2022.

原作者Aaina Bhargava於2022年11月4日發表本文,請按此瀏覽英文版本。

說到草間彌生藝術創作的三個標誌性主題,那會是陰莖、波卡圓點和南瓜。即使是最不了解藝術的人也能立即辨認出來,她以這些題材所創造的視覺效果,已成為草間彌生的代名詞。「她就是製作出南瓜的那位波點女士。」M+博物館副總監及總策展人Doryun Chong(鄭道鍊)說。「不過,草間彌生並不止於此。」他用為藝術家平反的語調補充道。

當我們進行訪談時,Doryun正在為草間彌生的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Yayoi Kusama: 1945 to Now)作準備,這是個令人期待已久的M+展覽,它描繪了藝術家富創造力的職業生涯的廣度和深度,並力求將評論界對藝術家的讚譽呈現出來,而這些通常都被大家對藝術家的既定印象所掩蓋了。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照片:宮坂佑介,由 Ota Fine Arts、Victoria Miro 和 David Zwirner 提供 ©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覽經歷了四年的時間籌備,終於敲定在今年的11月12日開幕。展覽由Doryun Chong和Mika Yoshitake(吉竹美香)策展,而Mika是一位專門研究戰後日本藝術的獨立策展人,也是草間彌生的藝術專家。Mika表示:「本次展覽的形式、範圍和新委託項目都跟曾經舉辦過的草間彌生展覽很不同。」 她補充說:「許多其他回顧展覽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但是我們會以一種非常開放、隨機的形式帶領觀眾體驗這個展覽。」

Doryun和Mika將展覽分為六個主題,這些主題和概念在草間彌生的創作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包括「無限」、「積累」、「全面連結」、「生物宇宙」、「死亡」和「生命的力量」。展覽展出超過200件作品,包括三件於M+展廳中首次亮相的全新作品。

Tatler Asia
Above M+博物館副總監及總策展人Doryun Chong(鄭道鍊),圖片:Winnie Young at Visual Voices,Courtesy of M+ Hong Kong
Tatler Asia
Above Mika Yoshitake,獨立策展人、草間彌生藝術專家,照片:William Atkins

對於新作《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Dots Obsession—Aspiring to Heaven Loves)(2022)、以及兩件名為《南瓜》(Pumpkin)(2022)的大型雕塑融合了天地主題,探索了人與自然的融合;而另一件嶄新的大型裝置《神經的死亡》(Death of Nerves)(2022)色彩絢麗,名稱取自藝術家於1976年曾創作的同名作品,立體地詮釋了草間的經典主題「無限的網」。Mika形容《神經的死亡》為一個跨越多個樓層的糾纏網絡,它將成為展覽中較大的裝置之一。許多前所未見的作品也將展出,尤其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作品,兩位策展人都表示,在草間彌生的職業生涯中,這段時間藝術家的創作是鮮為人知。Doryun說:「關於她的生活和藝術的敘述,將集中在她於1960年代在紐約的歲月,而不是她在日本的生活,至少於我們的展覽不是這樣。」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Pumpkins》(1998 - 2000),照片:© 草間彌生,藝術家收藏

同時展出的還有《自我消融》(Self Obliteration)(1966-1974),這是她職業生涯中過渡時期的象徵。這個罕見的雕塑作品將雕塑與繪畫融為一體,六個不同顏色的女性人體模型被草間彌生的標誌性「無限的網」覆蓋著,並圍繞餐桌上演。Doryun說這個作品特別重要,因為這是草間彌生從紐約帶回日本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也是她開始藝術創作的地方。

草間彌生1960年代於在紐約生活與創作,在嬉皮文化的鼎盛時期展示了她大膽、具表演性的一面。M+展覽的「全面連結」部分,展示了其中一些作品的文檔。除了有她參加反越戰示威外,她還上演裸體抗議和顛覆性表演,其中包括在她身上經常塗上的波卡圓點,又或將陰莖填充織物繫於自己身上。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Self Obliteration》(1966 - 1974)是M+收藏的一部分,照片:© Yayoi Kusama/M+ Hong Kong

對於草間彌生作品中不斷重複的主題,無論是波點、南瓜還是男性生殖器官,它們背後的創作理念的另一種解釋是:「自我消融」或是將自尊捨棄。Mika說:「你擺脫了自我的束縛,能夠平等看待彼此;不管你是女人、同性戀、亞洲人還是黑人。這是草間彌生寄望透過作品實現公平、理解和同理心的巨大推動力,也是她藝術創作的基礎。」

「草間彌生是一個矯小的亞洲女性,她知道自己比那些佔據藝術市場主導地位的白人男性藝術家更好,並不斷在突破界限。」Doryun補充道。「草間彌生對自己有一種強烈的、不可動搖的信念。她作品中具備的開創性從一開始就存在。」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Untitled (Chair)》(1963),照片:© 草間彌生,藝術家收藏

或許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信念,驅使這位藝術家在1966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採取了某種干預現場的手段,部分原因是藉此回應沒有被邀請參加雙年展,以及為了挑戰藝術的商品化。在朋友和著名藝術家Lucio Fontana的幫助下,草間彌生設置了一個名為《Narcissus Garden》(1966)的表演和裝置,藝術家穿上一件金色和服,站在一個寫著「出售你的自戀」的標語下,以每個2美元的價格向觀眾出售這1,500個銀色球體。最終,她被警察驅逐了出來。草間彌生當時所選擇的服裝,是她刻意地突出她作為西方藝術界少有的亞洲女性的「他者」。正如Mika所言:「穿著那件金色和服,她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雖然草間彌生在海外的曝光率與知名度與日俱增,但她在1970年代回日本時卻仍然是默默無聞。「每個人都會經歷中年危機,但很典型的是,在中年藝術家當中,尤其是女性藝術家,大多數都會被忽視了。」Doryun說。直到1980年代後期,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才開始在日本更頻繁地展出。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在 1966 年威尼斯雙年展的《Narcissus Garden》,照片:© 草間彌生,藝術家收藏

1970年代也是草間彌生陷入低潮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她被日本藝術界視為「另類」的存在。在此期間,她開始轉為以寫作的方式創作,尤其是寫小說,而不僅只是創作藝術。「有很多黑暗的意象、對死亡的色情描寫;謀殺、自殺等題材。」Mika談到草間彌生創作小說內容時表示。「這是屬於超現實、深刻和怪誕的文學為主。」Doryun表示。「草間彌生通過寫作加深了自身對想像力的探索。」他又補充說。

很多人都曾聽聞,草間彌生在小時候被她母親告知要監視其有婚外情的父親,之後這位藝術家就從未想過要結婚或有任何性關係。「草間彌生不想與任何人建立聯繫,並且失去了所有對人的信任。」Mika說。「她對跟男人發生異性關係完全不感興趣。」雖然草間彌生曾與某些男性有往來,包括與男性藝術家Joseph Cornell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但他們似乎一直能夠保持柏拉圖式的友誼。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The Moment of Regeneration》(2004),照片:© Yayoi Kusama,由 Ota Fine Arts、Victoria Miro 和 David Zwirner 提供

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成為了她從小就經歷了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的一種應對機制:她的雕塑幫助她面對對性的擔憂,而她的無限之網和波卡圓點圖案,則反映了她具有強迫性和重複性的想法,這是強迫症行為的已知特徵。Mika說:「她內心不斷有一個重複的幻象,她需要離開那裡。」更重要的是,她的雕塑和油畫畫布上的每一個標記都具有意義。「這個展覽深入探討了這些主題是如何變成多樣化的作品;兩個波卡圓點拼一起,代表了兩個人之間的聯繫,而一個波卡圓點則意味著孤立。」

在大多數情況下,草間彌生的作品被視為非常適合發佈到Instagram上「打卡」,並且受惠於社交媒體而開拓了新的觀眾群。Mika將草間彌生的創作以「預言」來形容。而Doryun則說:「無可否認,絕大多數的觀眾只是覺得草間彌生的作品好『可愛』。」他繼續說道:「不過這是一種流於膚淺的認識,否則她的作品不會持續到這麼久,反而會成為轉瞬即逝的趨勢。」她的藝術創作實際上是圍繞人類心理學。她的作品所提供的視覺和感官體驗,那就像是一種轉移的感覺,或者將觀眾傳送到一個不同的領域。」無論是看到一大片陽具時所產生的不適感,還是沉浸在無限鏡子的房間裡所感到的驚奇,她的藝術作品幾乎都能引起觀者產生發自內心的感受。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Infinity Mirrored Room - The Eternally Infinite light of the Universe Illuminating the Quest for the Truth》(2020),照片:© 草間彌生,由 Ota Fine Arts、Victoria Miro 和 David Zwirner 提供

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中,結合了脆弱與大膽的元素,也可能會引起觀眾的共鳴。「她從一開始就坦誠面對自己的挑戰。」Doryun說草間彌生從創作初時已大膽地公開談論心理健康的問題,這是直到近年才不再被視為禁忌的話題,特別是在亞洲地方。

草間彌生今年已經93歲,自1977年以來一直住在精神病院,她仍然每天都去她的工作室。隨著疫情的爆發,她的作品變得更有意義。曾多次與草間彌生合作的Mika說,她對這位藝術家的作品解讀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變化。「自疫情大流行以來,這真的影響了草間彌生的想法。她所經歷的痛苦和情感上的創傷並不再是假設或抽象的主題,更多的是關於她當天的感受,以及她為了生存所做的事情。她的作品充滿了再生的力量,作為一種強大的治療方式,這正好呼應著我們現在的時刻。」

Tatler Asia
Above 草間彌生《Sex Obsession》(1992),照片:© Yayoi Kusama, Lito and Kim Camacho Collection

「這感覺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Doryun談到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時表示。「這不只是關於草間彌生和她的創傷,還有藝術在作為療癒的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現今的這個世界,似乎比以往都更需要療癒的時候,草間彌生象徵著永恆的藝術作品就發揮了最好的作用。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