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uhanya Raffel in the Grand Stair auditorium in M+. Raffel wears Shanghai Tang gilet and her own top, trousers, boots, ring and earrings.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香港的視覺文化博物館 M+ 終於定在 11 月 12 日對公眾開放,雄心勃勃希望成為亞洲領先的藝術文化場地,躋身世界頂尖之流,來聽聽 M+ 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是怎麼說的。

「我感到很緊張,坐立不安。」 M+ 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M+ 博物館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是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展示的卓越館藏包括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以及流動影像。在九月下旬,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五,正好是博物館正式開放前 49 天,華安雅接受 Tatler Asia 專訪,她表示:「一個沒有觀眾的博物館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人。」「我們缺少的只有訪客一環。」

11 月 12 日,當 M+ 正式向公眾敞開大門時,缺少的一塊終將完整。香港人將一睹這座已建設近 20 年的博物館,所有香港居民在開放首年免費入場。「我們希望在頭六個月內吸引大約 50 萬人參觀,而當開關之後,我相信會有更多訪客。」華安雅說。「我希望他們能理解,為何( M+ 博物館)花了這麼長時間準備。一切美好的事物均需要時間。」

Tatler Asia
M+ museum Hong Kong
Above Raffel wears a Maticevski gilet, available at Joyce, and her own top, skirt, boots, necklace and earrings.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Tatler Asia
M+ museum Hong Kong
Above A spiral staircase links the galleries to a roof garden.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M+ 博物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 40 公頃的填海土地上,旨在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西九文化區最終將設有 17 個核心文化藝術設施,包括於 2019 年 1 月開幕的戲曲中心,以及將於 2022 年開放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不過,區內最受關注的是仍然是 M+ 博物館。2003 年 9 月,香港政府發出「發展建議邀請書」,提出把西九發展成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商業區,強制要求興建四所以「電影」、「現代藝術」、「水墨」和「設計 」為主題,以及淨作業樓面面積合共不少於 75,000 平方米的博物館群,以及一個藝展中心。三年後西九「發展建議邀請書」中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單一的龐大博物館,將涵蓋上述所有內容,甚至是更多。

此後,M+ 採取了非常進取、大膽的定位,與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巴黎蓬皮杜中心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相提並論,在宣傳資料中被描述為「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不僅要代表香港,更要代表擁有超過 40 億人口的亞洲。單單是名字「M+」代表「museum and more」,也足見團隊的雄心,揚言這裡將提供比任何博物館更多的東西。

延伸閱讀: 期待已久!M+博物館11月於香港開放參觀 開幕展分6大主題

Tatler Asia
M+ museum Hong Kong
Above Cut-outs on every storey flood the public spaces with light.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Tatler Asia
M+ museum Hong Kong
Above A detail of the Grand Stair auditorium, which can also be used as a cinema.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賭注很高。達到目標,旅途絕不容易——施工延誤、成本膨脹的傳言和疫情,將 M+ 博物倉開幕時間推遲了一年。媒體也掀起了一場爭議,質疑政府是否干預博物館,藝術家、政治家和權威人士就政府對 M+ 設置的限制(如果真的有的話)展開辯論。但華安雅——說話溫和、出生於斯里蘭卡的澳洲女士,冷靜地帶領她的團隊度過了這一切。她仍然對 M+ 充滿信心,而且很興奮。「你在亞洲不能找到類似規模和種類的博物館。」她說。「現在是時候,為 M+ 登場鋪平道路。」

Tatler Asia
M+ museum Herzog & de Meuron
Above The M+ building sits on the edge of Victoria Harbour. (Image: © Kevin Mak and courtesy of Herzog & de Meuron)

M+ 的規模當然與西方的領先博物館相當,M+ 大樓由世界知名建築師事務所 Herzog & de Meuron 設計,該工作室還設計了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擴建部分。它擁有 183,000 平方英尺的展覽空間,包括33個展廳、三個戲院、多媒體中心,高聳在博物館上方的是一座 14 層高的大樓,其中包含辦公室、研究中心、存儲空間等。從側面看來,寬闊的平台和細長的大樓使 M+ 看起來像一個「倒轉的 T 字」,南面外牆更設有多用途LED顯示系統,用於展示與M+有關的各種內容。

從外圍看,博物館模似簡樸,但裡面實質明亮溫馨,充滿了銳利的角度和令人驚訝的細節。天窗讓陽光灑滿中庭,雲彩聚集在屋頂時產生無常的陰影。每一平台層都有切口,所以入口大廳感覺像四倍高,讓遊客可以從地下室仰望二樓。微妙的觸感讓廣闊的空間不再冰冷,大多數公共區域的地板上都鋪著寬大的混凝土板,但所有這些都用木頭壓印,印有獨特的紋理。內外部份牆壁都覆蓋著彎曲的陶瓦,與中國傳統屋頂相呼應。隨著光線的變化,瓷磚似乎會改變顏色,從海藻綠色變為像是米黃色。

「Herzog & de Meuron 為我們打造了最一流、最非凡的博物館之一,這確實是一份送給香港的禮物。」華安雅說。「參觀者肯定會對他們走進博物館的體驗感到驚訝。我每天走進博物館,仍然讓我興奮。」

 

 

Tatler Asia
Suhanya Raffel M+ museum
Above Raffel wears a Nina Ricci jacket, available at Lane Crawford, and her own top and earrings.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Tatler Asia
Suhanya Raffel M+ museum
Above Raffel in the museum's entrance hall.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然而,比建築更重要的是展出的藏品。 M+ 的使命是收集、展示和研究 20 世紀和 21 世紀的一系列藝術,大約 6,400 件藏品中的大部分物品均出自亞洲的藝術家、建築師或設計師之手,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作品與香港有關。即使是出自西方藝術家的藏品,這些作品也往往與亞洲有關:例如,著名非裔美國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的一幅 2.5 x 3 米長畫作,靈感來自他 2014 年訪問香港,當時他開始沉迷於這座城市狹窄的公寓樓。

博物館一直計劃著眼於亞洲,但在過去兩年之後感覺尤其重要,在此期間,世界各地都呼籲擴大西方主流白人之外的聲音。「從我們的地方和我們的員工那裡聽到我們的聲音是至關重要的,」華安雅說。「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故事在這裡是獨一無二的。我之所以如此執著於這個項目,是因為我不希望 M+ 成為別人的補充,我們想成為主角——從我們自己的地方講述這個故事。」

M+還通過收集和展示各種形式的視覺文化,跨越藝術、建築和設計以及動態圖像來突破傳統經典的界限,包括電影、視頻藝術和動畫等。

延伸閱讀: 《梅艷芳》電影紀念展覽 展出《夕陽之歌》婚紗等戲服、收藏品|同場加映Anita百變天后主題下午茶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3 A detail of "Artistic Chicken" (2002), an installation by Duan Jianyu that features dozens of fibreglass chickens. (Image: © Duan Jianyu and courtesy of M+)
Photo 2 of 3 "Clear Conclusion of Clearness" (1965) by Liu Kuo-sung. (Image: © Liu Kuo-sung and courtesy of M+)
Photo 3 of 3 A still from "Whose Utopia" (2006) by Cao Fei. (Image: © Cao Fei and courtesy of M+ Sigg Collection)

如此廣泛的藏品範圍,意味著博物館的藏品非常多樣化,包括從 1970 年代到 2000 年代初懸掛在傳奇的香港餐廳「森美餐廳」外的四米長牛形霓虹燈、越南裔丹麥藝術家 Danh Vo 的真人大小自由女神像複製品,分成 250 塊,其中 M+ 擁有 10 塊;英國藝術家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 12 屏視頻作品,由女演員張曼玉主演等等。

英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巴黎蓬皮杜等博物館已經為這種跨藝術形式在西方鋪平了道路,這些博物館的主管和其他博物館也正在密切關注 M+ 的開幕,以了解它在亞洲的接受情況。 MoMA 館長 Glenn D Lowry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M+ 的開幕是今年藝術界最受期待的活動。我能想到的其他博物館,很少有比 M+ 具有更大潛力,並且有可能參與書寫當代藝術的新歷史。」

泰特美術館館長瑪麗亞·巴爾肖(Maria Balshaw)也同樣期待。她說:「想到泰特現代美術館現在在香港有同行者,真是令人興奮。」 M+ 已經將其部份藏品借給了幾家國際博物館,華安雅說其他「合作正在進行中」,包括可能在博物館之間舉辦流動展覽。

Tatler Asia
Fang Lijun M+ museum
Above "1995.2" (1995) by Fang Lijun. (Image: © Fang Lijun and courtesy of M+ Sigg Collection)
Tatler Asia
MAD Architects M+ museum
Above A drawing by Beijing- based MAD Architects of "Superstar: A Mobile Chinatown" (2008), a futuristic vision of a star-shaped Chinatown that could move around the world. (Image: © MAD Architects and courtesy of M+)

本月,博物館的開幕展由六個專題展覽組成:第一個為「香港:此地彼方」,將展現這城市的演變及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獨特視覺文化。展出的作品包括英國攝影師伊恩·蘭博特(Ian Lambot)拍攝、九龍寨城在 1994 年被拆除之前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活畫面;已故「九龍皇帝」曾灶財的畫作,他在 20 世紀後期用他的書法塗鴉覆蓋牆壁、信箱,有時甚至是汽車;以及 Rocco Yim 製作的典型香港公寓樓建築模型。

第二個為「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從M+希克藏品中挑選精品,按時序回顧1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展出的作品來自瑞士商人和前外交官 Uli Sigg 的收藏。從 1980 年代到 2000 年代初,希克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其中超過 1,400 件於 2012 年捐贈給 M+。他也向博物館出售了 47 件作品,共計 2,270 萬美元。

延伸閱讀: 【建築史詩】東京晴空塔、金閣寺、東大寺大佛殿等日本7座建築師必訪之地

Tatler Asia
Zhang Xiaogang M+ museum
Above "Bloodline—Big Family No. 17— 1998" (1998) by Zhang Xiaogang. (Image: © Zhang Xiaogang and courtesy of M+ Sigg Collection)

M+的副館長兼首席策展人鄭道煉(Doryun Chong)說,這份禮物在博物館的早期來說是具有變革性的。「早在 2012 年,當 M+ 只有少數策展人,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立不久,我們的部分職責就是從頭開始建立一個永久收藏系列,」他說。「在 Uli Sigg 博士的貢獻和捐贈下,我們的收藏從零迅速增加到 1,510 件;這確實為我們的博物館團隊提供了開始建立其他藏品的靈感,而捐贈也為 M+ 帶來了公眾的關注和知名度。」 M+ Sigg Collection 的首個作品展探索 1970 年代初至今,當代中國蓬勃的文化活力。

位於東展廳的「物件.空間.互動」展出過去七十年 來對亞洲和全世界均影響深遠的五百多件家具、建築、平面藝術及其他設計作品。 「個體 ‧ 源流 ‧ 表現」展現藝術家和作品所構成的複雜關係網,交織出跨越時空、結合個人與共同經驗的視覺藝術故事。合院展廳的「博物館之夢」 匯聚來自不同地域和世代的二十七位藝術家,對偶然性與拾得之物進行饒有趣味的探索。 

Tatler Asia
M+ Hong Kong Curators
Above The M+ curatorial team, from left: Pi Li, Ikko Yokoyama, Doryun Chong, Pauline J Yao, Stella Fong and Silke Schmickl. (Photo: Alex Maeland for Tatler Hong Kong)

最後的開幕展覽「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 僅展示了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的大型作品《亞洲土地 》2003 年,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邀請象山村(現廣州市花東鎮)的三百位老少居民,花了五天時間製作了數以十萬計的泥人,是迄今為止該系列中規模最大、視覺衝擊力最強的作品,反映了中國的遼闊土地和龐大人口。 

開幕展覽由M+策展團隊設計,策展團隊來自世界各地:Pi Li,「M+希克藏品」高級策展人; 方詠甄,教學及詮釋首席策展人; Silke Schmickl,動態影像首席策展人; 姚嘉善,視覺藝術主策展人;和 Ikko Yokoyama,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當我在 M+ 看看我自己的團隊時,其多樣性讓我感到非常自豪,」華安雅說。「我們聚集了來自世界不同地區、擁有眾多獨特經驗的專家來到香港,幫助塑造了 21 世紀最非凡的博物館之一。」

Tatler Asia
Asian Field by Antony Gormley
Above A detail of "Asian Field" (2003) by Antony Gormley. (Image: © Antony Gormley and courtesy of M+)

華安雅致力於在她的團隊和 M+ 的展覽中倡導多元化,部分是受她自身背景的啟發。她出生於斯里蘭卡,14 歲時隨家人移居澳洲,在悉尼大學學習藝術史。之後,她在英國和澳洲的博物館工作,後來成為悉尼新南威爾士美術館的副館長,然後於 2016 年移居香港,她現在認為香港是她的家。「我確實認為香港是家,但我覺得我有很多家,」她說。「我個人的改變、運動和融入不同文化的經歷只會讓我成為,我希望,一個心中更富有、更好的人,對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更開放的看法。作為策展人,這促使我提倡在我工作過的各個博物館中擴大策展知識和興趣,因為我總覺得有些感興趣的領域被忽視或忽視了。我支持他們。」

M+ 的規模讓華安雅有機會講述比以往更多的故事——她希望博物館也能激勵亞洲各地的其他人講述自己的故事。「M+ 將建立一個腳步,當然可以被視為亞洲其他地區的挑戰,」她說。「日惹、上海、首爾或德里將以他們自己的方式非同尋常發出回響,因為這些城市的條件和身份各不相同。我希望 M+ 將成為扔進池塘的一塊小石頭,我們將看到它的文化影響世界其他地方。」

繼續閱讀:

香港電影《智齒》榮獲2021年亞洲電影大獎兩項大獎|鄭保瑞強勢力作 林家棟傾力演出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線上展廳與香港藝文基地 3大亮點一次告訴你

Credits

編譯  

Cristen Ts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