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Loie Hollowell於紐約工作室。(Photo: Melissa Goodwin)

懷孕的經驗啟發Loie Hollowell創作一系列熱切、衝擊感官的畫作;同時,亞洲也在她的作品中展現出令人驚喜的影響力。

美國藝術家Loie Hollowell在2018年三月飛抵香港後,就開始不太舒服。「我覺得噁心反胃卻又很餓很餓。」她在紐約工作室視訊受訪,回憶當年。那是她首次亞洲行,為了在佩斯畫廊(Pace Gallery)舉辦的個展而來。佩斯畫廊是大型國際藝廊,從2017年起就代理Hollowell,因此她強忍不適,投入那一週在香港的行程。

Hollowell的畫展在星期一開幕,18幅畫作全數售罄,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藏家,也有少數新加坡和南韓藝迷。星期二她出席了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開幕,佩斯畫廊帶來更多她的畫作。星期三晚上,她出席在美利酒店天台餐廳酒吧Popinjays舉行的Tatler派對。翌日上午,當Hollowell終於得空,不舒服的感覺仍在,但一絲念頭突然閃現。

「我買了驗孕棒。」Hollowell邊說邊爆出大笑,她整場訪談都像這樣笑語不斷。「我在香港時發現懷了老大。」

延伸閱讀:韓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李昢,批評性別歧視、思辨烏托邦理想

Tatler Asia
Above 《Prenatal Plumb Line》(2019),將在本月於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的Loie Hollowell個展中展出。(Image: © Loie Hollowell and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Hollowell滿懷興奮地回到美國,懷孕給了她靈感投入新的系列創作。那年34歲、已經享負盛名的她,在作品裡大量運用歡快的螢光色,加上球形、橢圓和半圓形,藉由這些膨脹的形狀代表身體在懷孕期間的變化過程。

一直到同年12月兒子Linden出生前,Hollowell都持續創作這些抽象的自畫像,回到工作室後也不間斷,並且把這個系列擴大至探討生產時的身體感官。她在2019年9月於紐約佩斯畫廊舉辦生平最盛大的展覽《鉛垂線》(Plumb Line),兒子Linden當時九個月大。儘管當時Hollowell並未透露口風,不過她其實已經懷上二女兒Juniper,後來在2020年4月出生。

距離Hollowell當年在香港發現懷孕已經三年多,而因為當下那一刻以及之後身為母親所觸發的創作,現在再度回到亞洲。本月,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將展出15幅Hollowell在那段時期創作的繪畫,其中許多都是第一次亮相。「香港是這些作品的開端,現在要在上海畫上句點。」Hollowell說道,她在因疫情而被迫停擺的這段時間,已經開始實驗新點子。

延伸閱讀:連曹興誠都是顧客,Rossi & Rossi 藝廊母子35年來最瘋狂的藝術收藏之旅!

Tatler Asia
Above 《Standing in Blue》(2018)及畫作局部。Hollowell的畫布往往具有豐富的肌理,有時會使用層疊的高密度泡沫與鋸屑。(Image: © Loie Hollowell and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龍美術館西岸館的展出將從4月24日持續到7月11日,取名作《重新校準》(Recalibrate)(暫譯)。「所有這些畫作講的都是在懷孕期間重新定位身體,於是我的腦海中跳出像是『調整位置』、『重新對齊』、『微調』這些詞彙。後來我發現,『Recalibrate』一詞聽起來就像我們會對機器做的動作,正如這些作品所談的——是關於重新校準我作為生育機器的身體。」Hollowell邊分享、邊再度大笑出聲。

從某些畫作中可以看到,Hollowell運用形狀描繪了整個從受孕到生產、再到恢復原先體態的漫長過程。她表示:「在上海的畫展裡,有兩幅我稱之為鐘擺畫,如實記錄我身體在『校準』的動態過程,就好像我的脊椎在擺動。」

其他作品則呈現某些特殊甚或痛苦的時刻。「《Red Hole》、《Yellow Hole》和《Blue Hole》三幅作品探討的是生產時最後的發力,那發自肺腑的痛苦經驗,」Hollowell說明,「我試著透過構圖呈現當時的感官,所以在畫布中間安排了躍動的圓。」

這些作品所談的,正是關於重新校準我作為生育機器的身體。

- LOIE HOLLOWELL -

Hollowell並不羞於談論身體──她還一度稱《Red Hole》裡的圓圈是「真實的、擴張到最大的陰道」──不過單看畫作本身並不像背後的故事那樣生猛,相反的,她的畫精確無瑕,呈現簡潔俐落的線條和色塊,完美地從亮色過渡到暗色。雖然某些色調代表特定情緒和經驗,不過就算跳脫Hollowell個人的生命故事,這些畫也是對色彩本身的盛讚。她表示:「等支撐作品的概念確立後,我就會開始探索油畫本身可以達到的美,以及把玩色彩的快樂。」

延伸閱讀:疫情後藝文領域如何發展?13位專家為你解析藝術與文化產業的未來

Tatler Asia
Above 《Yellow Ovum》(2019)。Hollowell經常以不同色彩組合重現同樣的構圖。(Image: © Loie Hollowell and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色彩正是許多藏家第一眼受到Hollowell創作吸引的地方。線上藝術市場Artsy投資方暨共同創辦人鄧文迪指出:「我收藏了一幅佩斯畫廊2018年在香港展出的美麗畫作,掛在我位於紐約的居家辦公室裡。在家工作的日子我喜歡天天欣賞它;它真的為空間增添正能量。那幅畫充斥著美感、明亮色彩和令人讚嘆的肌理。」

Hollowell在香港的時候,曾由常住當地的鄧文迪領著她和她同為藝術家的丈夫Brian Caverly、佩斯畫廊總裁暨執行長Marc Glimcher、以及其他若干朋友去龍脊登山步道踏青。鄧文迪回憶:「跟Loie相處很有趣,她精力充沛。我還曾帶青春期的女兒去拜訪她位在紐約的工作室,她們很愛聽Loie分享創作歷程。」

也有許多藏家、藝評人跟策展人會拿Hollowell豐沛的畫作跟已故美國藝術家Georgia O’Keeffe比較。O’Keeffe畫中描繪的花朵、她位於新墨西哥的農場周遭那荒涼的沙漠景觀,堪稱20世紀最著名的畫作。Hollowell經常提到受O’Keeffe影響,不過還有其他藝術家同樣啟發了她的創作。

Hollowell 在別稱「金州」的加州長大,2012年才搬到紐約。「我離開加州後,與聚焦在『光與空間運動』的藝術家真的很有共鳴,」她說道。「光與空間運動」(Light and Space)在1960年代從美西興起,藝術家受加州風景和當地出了名的烈日啟發,開始創作雄心勃勃的抽象作品,代表人物包括裝置藝術家James Turrell、Robert Irwin以及畫家Mary Corse,全都由佩斯畫廊代理。

延伸閱讀:4月必看5檔藝術展覽推薦!

Tatler Asia
Above 鄧文迪與Loie Hollowell攝於2018年香港巴塞爾藝博會裡佩斯藝廊的展位。(Image: Courtesy of Wendi Murdoch)

「我發現兩地的光源是不一樣的,」Hollowell說道,「東岸這邊的光像是細碎的斑點;加州則是既壓迫又積極、白炙般的光線。特別是Robert Irwin的作品,我對於他有條線橫亙在中間的圓盤之創作尤其有感,那系列真的抓住了加州光線裡的力量。我的鉛垂線系列也有類似的中線,把所有半圓形兜在一塊兒。」

較鮮為人知的印度已故密宗藝術家G.R. Santosh也是Hollowell主要的靈感來源。Santosh創作了數百幅色彩繽紛的畫作,探索性與神祕主義。「他的作品非常傑出,」Hollowell說道,「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找到收藏他畫作的藏家,然後在紐約為他舉辦畫展。他極具重要性,可惜少有人認識。」

上述這些靈感泉源,都可以在Hollowell即將舉辦的展覽中找到蛛絲馬跡。除了龍美術館西岸館外,Hollowell也計劃在4月30日至6月13日,假國王畫廊(König Galerie)在柏林一處1960年代的野獸派教堂空間,展出其《Split Orbs》系列畫作。Hollowell介紹:「《Split Orbs》以抽象方式,表現我的心靈與身體在生產時撕裂開來的經驗,取材自吸氣與呼氣、身體的擴張與收縮,以及進入分娩最後階段時,從痛苦的陣痛到最後休息的過程。」她也正著手籌備預計在2022年於首爾佩斯畫廊開幕的展覽。

同時,在Hollowell的工作室裡,全新系列創作已然展開。「我現在進行中的很多作品,都環繞著哺乳和擠奶帶給我的壓迫經驗,」她說道,「身為職業婦女,常常得在工作的時候處理不斷分泌的乳汁,直到回家後哺育孩子、把乳汁吸出來。這是一段不斷感受到挫折的過程。」

延伸閱讀:2021春拍畢卡索、莫內……3大現代藝術鉅作即將登場

Tatler Asia
Above 《Standing in Water》(2019)。(Image: © Loie Hollowell and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在懷老二的時候,Hollowell和丈夫每三個月就以她的軀幹為原型,翻模鑄造。她把這些鑄模裱框並用亞麻布裹起來,變成具有自己身體形狀的3D畫布。Hollowell也幫她孕婦朋友的身體鑄模,用來創作乳房塑像的抽象網格。她已著手彩繪這些雕塑形體,不過對於配色還沒拿定主意。

Hollowell說明:「這些是很新的嘗試,我甚至不知道怎麼稱呼,它們既是雕塑也是繪畫;它們很怪,所以我還不知道最後會發展成怎樣。不過在疫情期間,當一切事物變得多愁易感,有個東西可以把玩還滿有趣的。」Hollowell去年四月生產的時候,適逢紐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外頭日日夜夜都可以聽到警笛聲,還有直升機飛越頭頂,來回運送病患到各大急診室。」她回憶。

歷經這一切後,伴隨新生兒母親身份接踵而來的喜悅與痛苦,以及身體變化的慰藉,在在都撫慰著Hollowell。而身體至今仍是她最主要的靈感來源,她分享:「疫情期間,把專注力放在身體上很有用。我已經用最初的鑄模又製作出大量身體翻模,並嘗試了一百萬種彩繪方式。我還有好多好多想試,還有好多好多等待我去發掘。」

《Loie Hollowell: Recalibrate》個展,將於4月24日至7月11日假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盛大展出。

延伸閱讀:【2021亞洲最具影響力人士】文化領域百大名單出爐

Credits

編譯  

Weiyan Lin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