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林氏夫婦在黃竹坑的 Loft 風格空間與捐贈給 M+ 博物館的部分藝術作品合影。(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林偉而和林梅若梅花費十多年的時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香港私人藝術收藏,現在他們正與世界分享成果。

2003年,當 SARS 疫情迫使香港陷入蕭條,林偉而(William Lim)和林梅若梅(Lavina Lim)在當代藝術中找到喘息的機會。當時,林氏夫婦偶爾會收藏一些中國古董,但後來他們開始著迷於年輕藝術家對這個世界的回應,在接下來的數年裡,他們購買了數百件畫作、雕塑和裝置藝術。

如今,新型病毒為這個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林氏夫婦正將大部分的藝術作品捐贈出去。林偉而表示:「我們一直覺得這些作品應該屬於博物館,並且應該開放給普羅大眾鑑賞。」林偉而是 CL3 建築事務所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林梅若梅是一位喜愛企業計畫項目的室內設計師,在金融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她說:「我認為現在正是最佳時機。」

林氏夫婦從他們的收藏品中選出90件作品(他們稱之為「Living Collection」),捐贈給將於2021年底在西九文化區開幕的 M+ 當代藝術與設計博物館。由 Herzog & de Meuron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 M+ 博物館面積將近70萬平方英尺,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並且媲美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林偉而說:「我真心希望 M+ 博物館能成為一個讓孩子和民眾更近距離接觸藝術的地方。我喜歡能讓你感到溫馨而不是感到害怕的博物館,我期望看到民眾席地而坐,隨手寫生,隨口談論藝術,這就是我們希望M+博物館能成為的模樣。」

延伸閱讀:高美館2021年重新開幕!首檔迎來國際特展:錄像藝術鬼才 Tony Oursler 《黑盒-幻魅於形》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林氏夫婦的捐贈讓 M+ 博物館總策展人鄭道鍊(Doryun Chong)樂不可支。「普遍認為『Living Collection』是香港當代藝術最重要的私人收藏,此次捐贈的內容包括26位香港藝術家在過去20年的作品,其中2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更是首次在 M+ 博物館收藏中亮相。」鄭道鍊說。「這些作品的捐贈支撐著M+博物館改變香港文化面貌的雄心壯志。」

林氏夫婦踏上收藏之路時,國際上對中國藝術的興趣正在蓬勃發展,博物館和收藏家爭相收購中國頂尖藝術家的作品。然而,讓他們感到失落的是,這股熱情並未擴及至香港藝術家。林偉而說道:「我們覺得香港藝術家需要援助。」

在這之後的幾年裡,林氏夫婦依舊熱衷於收藏藝術品,於此同時,香港也發展出享譽全球的藝文活動。2008年,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正式登場,吸引許多國際收藏家、策展人和評論家前來香港共襄盛舉。2013年,香港國際藝術展更名為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更加凸顯香港在國際上的地位。隔年,M+ 博物館開始建設。如今,香港藝術圈如日中天,還有許多支持本地人才的畫廊。香港藝術在國際上的需求量也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楊嘉輝、李傑和曾建華等藝術家,他們在事業初期都曾獲得林氏夫婦的支援,現在他們的作品皆在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館展出。

延伸閱讀:藝術前景看好?香港最出名的藝術資助者,回顧過去50年香港藝壇的變遷

Tatler Asia
Above 黃竹坑閣樓的起居室裡,擺放著林氏夫婦委託楊東龍創作的一幅畫作。(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林氏夫婦的收藏不僅記錄了香港從一攤藝術死水轉變為全球藝術中心的過程,更引領整個改變過程。香港部分頂尖藝術家都是在林氏夫婦的幫助下嶄露頭角;林氏夫婦很早就開始收藏工筆水墨畫家石家豪的作品,而在何倩彤尚未畢業時,他們早在一場大學展覽上買下她的石墨畫。林偉而和林梅若梅也與各機構合作,大力支持香港藝術;兩人長年以來一直贊助記錄亞洲藝術史的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和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當代藝術中心 Para Site 藝術空間。此外,林偉而也擔任泰特現代藝術館亞太收購委員會的委員,專門提供各地藝術品的收購建議。

林偉而曾舉辦過無數次的收藏講座,而在2014年,德國出版商 Hatje Cantz 出版了一本記錄「Living Collection」的精裝大開畫冊《The No Colors》。這些活動在香港藝術邁向國際舞臺的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實際上擔任香港城市大使的林氏夫婦,則在這當中負責接觸及收購海外藝術家的作品。

「我認為香港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藝術之間存在著對話。」林偉而說道。林氏夫婦捐贈給 M+ 博物館的藝品出自韓國裝置藝術家李昢(Lee Bul)、美國概念藝術家 Lawrence Weiner 和西班牙竹子雕塑家 Laurent Martin 'Lo' 等人,其中 Laurent Martin 'Lo' 的靈感來自香港的傳統帆船。林偉而表示:「即使是國際藝術家,有時候也會和香港產生連結。」

最終,林氏夫婦最樂於透過藝術建立友誼,林梅若梅說道:「我們喜歡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並透過與他們交談來了解他們的觀點,以及他們如何設計出自己的藝術作品。」

Tatler Asia
Above 《I Got Time》(2013)的細節照片,展現的是藝術家黃榮法(Morgan Wong)一次捧著混凝土杯長達24小時的成果。(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Tatler Asia
Above 林偉而和林梅若梅的兒子和媳婦在個人設計工作室Lim + Lu將曾建華的畫作掛在花瓶上方。(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在 M+ 博物館取走林氏夫婦捐贈的90件作品之前,這些作品被安置在黃竹坑一棟前工業大廈的廣闊展覽空間裡,林偉而和林梅若梅定期邀請藝術愛好者參觀「Living Collection」。他們將空間裝飾成 Loft 風格的公寓,並定期舉辦開放日活動,對象通常是學生,他們總是建議學生近距離接觸這些作品。林梅若梅指出:「藝術應該是與我們一起生活,而不是供在檯座上。其實我們不認為我們的藝術品必須一塵不染,也不認為你需要戴著手套來接觸它們。它只是一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黃竹坑空間也成為文化界大老造訪香港的必經之地,舉例來說,已故建築師 Zaha Hadid 和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館長 Frances Morris 都曾到此一遊。

雖然他們與這些作品已有多年的感情,但林式夫婦並沒有因為要將它們交給 M+ 博物館而感到傷心。林偉而笑著說:「我不認為是在跟它們道別,我認為它們是有了更好的歸宿。這就像你的孩子嫁入一個優異的家庭一樣。」林梅若梅也同意:「如同你的孩子嫁入一個新的家庭一樣,你不會將它們獨自留在那裡,我們會時常去 M+ 博物館探望的。」

他們的兒子也追隨父母的腳步成為香港在地設計師:長子 Kevin 是一名建築師暨廚師,他與妻子 Caroline Chou 共同經營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OPENUU;小兒子 Vincent 也和妻子 Elaine Lu 一起經營個人工作室 Lim+Lu。

林偉而表示「Living Collection」將會一直繼續下去,林梅若梅也說:「我們會繼續收集。新一代的藝術家正在崛起,我和先生會持續關注他們,並給予支持。」

林偉而補充說明:「這就是『Living Collection』的宗旨,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能持續支持藝術家。」

延伸閱讀:恐龍化石成收藏大勢!亞洲新一代「瘋狂亞洲富豪」家中擺放巨大恐龍展現驚人財力

焦點之作:為你詳細介紹送往M+博物館的部分作品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林東鵬:《The Huge Mountain》(2011)、林偉而:《54:10: Artist’s Table》(2011)

林氏夫婦多年來一直是香港畫家林東鵬的愛好者,林東鵬的畫作《The Huge Mountain》是他們捐贈給 M+ 博物館最大的作品之一,全長超過五公尺。林偉而說:「我一直很喜歡他的作品在中國古典繪畫和當代藝術之間的交會。我們是從 Hanart TZ 畫廊買下這件作品,時間大概是在2012年。這幅畫真正打動我的地方,就是山頂上的月亮。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始終覺得那顆月亮非常優美。」

林偉而的裝置藝術同樣也於兩人的黃竹坑空間展出,緊鄰著林東鵬的作品。林偉而將這件作品命名為《54:10: Artist’s Table》,他在餐桌上畫上拋棄式塑膠瓶和其他餐具,再將畫中描繪的物品放在畫作上。他說:「我認為那些以丟棄為目的而製造出來的物品,在哲學上挺有意思的。」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Lee Bul:《Sculpture W2-2》(2010)

林偉而說:「我和亞洲藝術文獻庫一起去韓國旅遊,在當地的一家畫廊看到了李昢(Lee Bul)非常精緻的作品。可惜,那件作品的尺寸太大了,長達三公尺,所以無法運到香港。後來我又在紐約的 Lehmann Maupin 畫廊看見她的作品,我就是在那裡獲得這件雕塑。就我看來,她穿梭在藝術和建築之間的手法非常有趣,她的手法也涉及我們的專業。」

在那之後,林式夫婦在世界各地的展覽中與李昢(Lee Bul)碰面。林梅若梅說:「我們是在香港的 Lehmann Maupin 畫廊認識她的,當時她正在舉辦個展,後來我們在首爾遇到她,又在威尼斯雙年展的 M+ 博物館活動上相遇。」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何倩彤:《Thin Veiled World—V for Vegetable》(2014-15)

林氏夫婦在何倩彤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愛上她的作品。林偉而表示:「我們在一場大學聯展上看到她的作品。我一直覺得她是個很有耐心的人,願意為自己的作品付出很多時間,因此總能一絲不苟地呈現她的作品。這件特別的作品是傑出亞洲藝術基金會(Sovereign Art Foundation)年度展覽的一部分,我覺得它非常美麗。」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石家豪:《Skating(Ice-crack Glaze)》(2006)

林梅若梅說:「這是我們從一位香港藝術家手中買來的第一批作品的其中一件。」她特別喜歡石家豪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使用看起來像剪紙娃娃的人物。「他的作品非常在地,因為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也會玩剪紙娃娃和剪紙衣服。」

林偉而補充說:「我想我們是從嘉圖畫廊(Grotto Fine Art)取得這件作品。石家豪利用獨特的方式將傳統的中國繪畫技法工筆畫與香港當代的日常生活進行交會。他成功地透過個人畫作向喜愛他的收藏家推廣香港文化。他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幽默感,而最重要的是,他的技藝無可挑剔。」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Tatler Asia
Above Photo: Mike Pickles for Tatler Hong Kong

鄧國騫:《The Lonely Island》(2013)

身兼藝術家、作家及策展人的鄧國騫,其作品被林氏夫婦用來作為收藏專書《The No Colors》的封面照。林偉而說:「我們是在巴塞爾藝術展上從 AM Space 手中買下這件作品。」

鄧國騫經常在他的裝置藝術中使用日常用品。這套學生課桌椅讓他想起了童年,因此他將課桌椅和另外兩件與童年相關的物品放在一起,分別為指南針和 R. M. Ballantyne 的小說《The Lonely Island》。這件裝置藝術可以詮釋為對赤子之心、權威與社會規則的反思。

「鄧國騫還有一件趣事,他從小在錦田村(香港農村的一個圍村)長大,直到18歲才來到香港島,在這之前他從未離開過那個村子。」林梅若梅說道。

延伸閱讀:奈良美智特展3月首度來台於關渡美術館舉辦!新作「 月光小姐」(Miss Moonlight)首次海外展出為最大亮點

Topics